01081312385
下载中心

download

下载中心

网络安全事件分级指南

#政策法规 ·2025-10-31 16:52:19

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,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。当前,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攻击、大规模数据泄露、系统瘫痪等事件频发,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。为科学界定网络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,规范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,明确责任主体与应对措施,特制定本《网络安全事件分级指南》。指南通过划分特别重大、重大、较大和一般四个事件级别,从系统损失、数据影响、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等维度建立判定标准,旨在为相关部门、机构提供统一的分级依据,提升网络安全事件的预警能力和处置效率,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。

一、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

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,为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:

1.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特别严重的系统损失,造成系统大面积瘫痪,丧失业务处理能力。

2.核心数据、重要数据、海量公民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窃取、篡改、假冒,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。

3.其他对国家安全、社会秩序、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严重威胁、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。

通常情况下,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,可判别为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:

1.省级以上党政机关门户网站、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因攻击、故障,导致24小时以上不能访问。

2.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中断运行6小时以上或主要功能中断运行24小时以上。

3.影响一个或多个省级行政区50%以上人口,或者1000万人以上用水、用电、用气、用油、取暖、交通出行、就医、购物等工作、生活。

4.核心数据、重要数据泄露或被窃取、篡改、假冒,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。

5.泄露1亿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。

6.省级以上党政机关门户网站、中央重点新闻网站、超大型网络平台等被攻击篡改,导致违法有害信息特大范围传播。以下情况之一,可认定为“特大范围”:

(1)在主页上出现并持续6小时以上,或在其他页面出现并持续24小时以上;

(2)通过社交平台转发10万次以上;

(3)浏览或点击次数100万以上;

(4)省级以上网信部门、公安机关认定为是“特大范围传播”的。

7.造成1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。

8.其他对国家安全、社会秩序、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严重威胁、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。

二、重大网络安全事件

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,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:

1.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严重的系统损失,造成系统长时间中断或局部瘫痪,业务处理能力受到极大影响。

2.核心数据、重要数据、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窃取、篡改、假冒,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。

3.其他对国家安全、社会秩序、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。

通常情况下,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,可判别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:

1.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,省级以上重点新闻网站因攻击、故障,导致6小时以上不能访问。

2.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中断运行1小时以上或主要功能中断运行3小时以上。

3.影响一个或多个地市级行政区50%以上人口,或者100万人以上用水、用电、用气、用油、取暖、交通出行、就医、购物等的工作、生活。

4.核心数据、重要数据泄露或被窃取、篡改、仿冒,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。

5.泄露1000万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。

6.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,省级以上重点新闻网站,大型以上网络平台等被攻击篡改,导致违法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。以下情况之一,可认定为“大范围”:

(1)在主页上出现并持续2小时以上,或在其他页面出现并持续12小时以上;

(2)通过社交平台转发1万次以上;

(3)浏览或点击次数10万以上;

(4)省级以上网信部门、公安机关认定为是“大范围传播”的。

7.造成20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。

8.其他对国家安全、社会秩序、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。

点击右侧按钮(获取完整版文件内容): 下载文件

上一篇:没有了

Copyright © 2025 北京中联旭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Sitemap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25338号-2